第(2/3)页 见到村长带着俞母过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问是怎么回事儿。 村长就把李二婶子母子的所作所为说了出来。 “真是不要脸。” “就他们还想学木工,呸!” “亏得发现的早,不然咱们以后都没脸见人了。” “就是,真是恶心。” “以前那李二牛就……哎!真是屡教不改!那李二家的也是不知道咋想的。小时候多可爱一孩子,被她教成这个样子。” “就是啊,李二牛他爹李二,以前多老实一个人啊。” “就是啊!可惜死的早,让媳妇糟蹋了孩子。” “以前就劝他别娶,他不信……” “……” 众人七嘴八舌,把李二婶子母子俩骂的狗血淋头。 李二婶子母子俩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俞母神清气爽回家,心里舒坦多了。 踏进家门就看见常大壮带着常喜正在跟余父说话。 “俞老哥,你要不嫌弃,就让我家大儿子跟着你学吧?他以前学过几天,那师傅搬家后,就被赶了回来。” “哎!常兄弟,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家常喜来跟着我,我当然愿意教,之前就觉着他手稳,适合当木匠。” 余父没想到常喜会来。 他其实挺喜欢这孩子,人也聪明,也勤快。 常大壮一脸感激,“多谢俞老哥,多谢俞老哥。” “跟我还客气啥。” 余父拍拍他的肩。 无忧和长欢在一旁看得直乐。 有了常喜和俞父的帮忙后,俞无忧之前帮长欢做的马车很快就做好。 她乐不可支,第二天就迫不及待赶着去镇上。 倒没有别的事儿,就是带着俞无忧和两个小的找书院。 至于找书院而不是私塾,是因为私塾只启蒙。 两个孩子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完成启蒙了,现在需要正儿八经上学学东西,而不是识字。 她打听过,镇上有两家书院。 一家是镇上的大户人家开的,学费贵,但教的也好。 一家是镇上几个秀才合力开的,学费便宜,但教的也一般。 她想着,先带着两个孩子都去看看再决定,有时候传言也不一定可信。 书院离镇上不远,没一会儿就到了。 “嫂子,这书院挺淳朴。” 无病笑呵呵的说。 长欢笑笑,淳朴说的有些过于给面子了,这书院,可以称得上破了。 环境实在艰苦。 看着像苦行僧修行的地方。 但想到学费便宜,也就没说什么。 只是心中默默排除这个选项。 孩子读书又不是受罚,在有能力的时候,没必要主动选择吃苦。 “走吧,先进去问问。” “嗯。” 四人进去后,被里面一个看着像管事的人叫住。 “你们是来报名的?” “嗯。” “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我叫俞无虑,我七岁,这是我弟弟无病,七岁。” 无虑老实回答。 “七岁?” 管事皱眉,没有搭理说话的俞无虑,而是看向无忧,“七岁太小了吧?我们这里不收七岁的孩子。” “不收吗?” 无虑有些失望。 “嗯,不收。我们这里是要锻炼身体素质的,孩子太小还不听话,爱哭闹,不能吃苦,不收。” “那……” 无虑还想说什么,无忧就拉住了他,“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说着,就带着他们离开了。 “我们再去别家看看吧。” “好。” 长欢点头。 四人又去了镇上另外一家书院。 这家书院比刚才那家看着要气派的多。 四人进去后,又被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叫住。 “你们是来参观书院的吗?是家中有学子要送来读书吗?” “是的,我和我弟弟要来上学。” 俞无虑大方的回答。 管事的震惊了一瞬,随即点点头,“那还要烦请这位小先生告知我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岁了?” “我叫俞无虑,这是我弟弟无病,我们两个是双胎,今年七岁。” 无虑再次老实回答。 “七岁?” 管事记录好,微笑着道:“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叫院长来。” 很快,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