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有什么印象呢? 人家老美不耐烦了:没了,滚…… 而现在,短剧这种在国内主流媒体人员看不上眼,连带着主流导演和演员等从业人员也看不上眼的短剧,竟然在美国爆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短剧虽然很多都是金发碧眼的演员说着英文……但是稍微对短剧,对网文有些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就是国内短剧的那一套嘛…… 都是霸道总裁爱上我,或者是歪嘴龙王装逼打脸的那一套。 顶多就是国内玩的是‘霸道总裁爱上四十离异带娃的我’,而国外玩的是‘吸血鬼伯爵爱上三百斤破产的我’…… 美国肥胖率高的很,尤其是在中低层群体,受限于时间以及金钱,物价等因素,只能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同时又没有时间或精力进行运动……毕竟一个个都忙着上班赚钱交房租还学贷款,哪有时间以及金钱吃健康食物以及减肥啊。 所以高热量的西式快餐就成为了他们的最佳选择……打好好几份工回到租房都快累死了,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运动啊。 所以两三百斤的底层女性满大街都是……嗯,男的也一样。 而美国的三百斤破产女,人家也梦想着一个高贵而神秘的吸血鬼贵族爱上她呢…… —————— 短剧的源头,出自新媒体网文,其核心逻辑都是一样的:给中低层人编织一场最美的梦,而且是直接而干脆,强行塞到脑子里的那种快餐式的美梦! 但是,就这样带着浓郁国内短剧风格的国外短剧,竟然在国外也火了? 这就让很多人苦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些人都破防了,尤其是老一代的文化从业人员:这美国人疯了吧,竟然吃这么恶俗的东西? 甚至,这多少有点打破了他们对欧美人的美好幻想……你们怎么也能和国内这些泥腿子们这么低俗呢? 你们是高贵的欧美人啊,是发达文化的象征啊,看的都是高大上的文化作品啊,怎么能看短剧这么低俗的东西呢? —————— 有些人做了一辈子文化,都不知道,各国文化虽然有区别,但是人性是共同的…… 而短剧这东西,直击人性最底层的需求:给观众编织一场现实里永远都不可能发生的美梦! 然后精准而快速的强行塞进观众的脑子里! 不断的连续刺激人们的大脑产生多巴胺、内咖肽这些东西……所以短剧都是剧情非常的紧凑,各种冲突剧情非常迅速。 当然,短剧在国外的爆火,并不是偶然的……相反,这是益海科技集团里大力推动的成果。 在内容制作上,除了吸引国内的短剧内容制造商一起合作外,益海科技集团旗下的各子公司,尤其是益海文化更是制作了大量的精品短剧进行推广引流。 这些精品短剧……可能和外人眼里的所谓精品影视剧作品有些不一样。 它并不是说导演或演员多大牌,也不是请了什么知名的短剧,也不是找了什么顶级IP进行改编,甚至也不是什么高成本的特效制作。 这里的精品,指的是益海文化里一大堆心理学专家,内容专家以及算法工程师们,反复研究分析海外市场观众的喜好,审美,然后再整理出来若干的核心要素,然后再对部分网文进行改编,或者干脆原创剧本,最后拍摄出来这些精品作品。 再利用益海科技集团在人群划分以及算法上的巨大技术优势,针对性推送给目标人群…… 严格上来说,这是一场技术要求相当高的精准文化营销活动! 普通影视剧制作企业可做不成这种事…… 人家益海科技集团为了撬开美国的短剧市场,再进行针对应的现代科技文化输出,光是各类专家就有一堆一堆的……天天也不干其他事,就研究那些海外各国下沉群体的消费者们喜欢看啥! 至于各国精英群体,这种人很难搞的,人家清醒着呢,而且基本本身都已经是智云产品的用户了,用不着再去进行针对性推广。 但是中低层人不一样了……这些人是需要进行针对性推广的! 这年头还有很多欧美的中低层人,依旧觉得华夏是乡巴佬呢……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收集分辨信息能力的。 就算是有报道华夏科技的新闻,人家也是不看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跳动视频这种直接深入到社会每个角落,直接触及大量中低层用户的媒介,告诉他们,华夏的科技产品牛逼着呢。 也需要短剧这种面向中低层群体,尤其是下沉群体的媒介,对这些人进行反复洗脑:霸总的座驾是海蓝汽车,霸总的管家是智能机器人,霸总的手机是智云S系列手机…… 益海科技在全球推广短视频,推广短剧等这些产品……其中的一个核心作用就是宣传智云集团以及其他一系列企业的高科技产品。 要不然,徐申学也犯不着去琢磨这些互联网社交以及娱乐文化产品啊……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