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前日赵起汇报,那些人系潜藏在京都的北燕细作,朕已让大理寺彻查。” “陛下,他们未必全是北燕细作。” 吴铮敛眉,拱手道:“被围困时,臣曾与之交谈,其中二人说的是官话。” “北燕人人肩纹雄鹰,纹身可以造假,但官话却不能造假,除非他们从小就在大炎长大,被有心人教导。” “若非北燕,吴爱卿以为是何人指使?” 炎武帝神色意味不明,吴铮知道,这是试探。 “臣不知。” “但幕后之人不论是北燕,还是另有其人,在京都作下如此滔天恶行,竟还敢堂而皇之的刺杀朝廷命官,便是诛其九族也不为过。” 闻言,炎武帝嘴角抽搐,赵起已加急审问左伟,并没有审出幕后之人是谁,可见左伟只是一弃子。 只是也如吴铮所说,赵起查出暗杀的人并不全是北燕细作,而那些人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吴铮。 吴铮若死,吴家无以为继,只要再借他对吴家的怀疑除掉吴山海,那么兵权…… 恐怕到时候兵权旁落谁人之手,犹未可知! 想到此,他瞥眼看向吴铮没有血色的脸,堪堪将杀意压制回去。 “吴铮接旨!” …… “铛!铛!铛!” 锣鼓声声响,从长安县调来的捕快转街吆喝。 “今日午时兆尹府公开审理慈济局一案,左伟残杀无辜,欺压百姓……” 临近晌午,闻听此言的百姓饭也不吃了,踹上饼子纷纷朝西市跑去。 “怪不得昨个天亮前慈济局走水,原来是有人放火。” “可怜慈济局那些无辜人,全都葬身火海了。” “听说这件事是吴铮和他那些狗腿子发现的,你说稀罕不稀罕?不会又是他们那伙人整的什么幺蛾子吧?” 郑义等人是第一案发人,作为原告上堂,满朝文武听审,只是这一次炎武帝没有来。 禁军人数增加一倍,不单保护众人安全,也为防止引起民怨反抗。 吴铮拄着华丽宝剑坐下堂下,文臣看到那方宝剑,一个个和吃了苍蝇似的脸色难看。 陛下竟把尚方宝剑给了吴铮? “吴世子,此案你为协理官,不若上前来与在下一同审理?” “陛下交由贺大人主审,自是看重贺大人断案敏锐,贺大人不必自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