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六月十七,宁夏卫告急。 十五日左右,京都。 有多名来自边关的斥候驰于街道当中,因多日赶路,神情略显憔悴,口中不停大喊, “边关急报,闲者让道!” 闻言,街道两旁的百姓自觉避让,生怕让那些边卒胯下牲畜冲撞了己身。 待斥候前往皇城方向后,他们下意识议论纷纷道: “边关急奏?莫非又有战事发生了?” “最近这几年,边关不太平啊!” “...” 有名斥候行至东街门那边,口中亦在大喊边关急报之事。 恰巧这时有马车经过,听到那斥候口中言论。 马车里,顿时响起一名贵妇的声音, “不久前,陛下命你们的舅舅去查边,不知是否与边疆之事有关。” 有少年坐在她的对面,不以为然道: “娘亲勿忧,如今咱们大周国富民强,即使真有贼寇来犯,多半也是有来无回。” 那贵妇点了点头,道:“前边就是荣国府,速速去吧,莫要耽搁了。” 少年笑道:“娘亲可是想姨妈了?” 贵妇瞪了他一眼,道:“蟠儿,切记,此乃京都,不是咱们金陵,你行事向来不计后果,来此地,切要处处小心着。” 这贵妇正是薛姨妈。 她口中的蟠儿,名唤薛蟠,不久前,在金陵打死了人。 幸亏薛家上下打点,才让这薛蟠免了牢狱之灾。 此番他们入京,一来是等金陵那边事情风平浪静,二来皇帝要为公主择选伴读。 薛姨妈想让薛宝钗去试一试。 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年方十三的薛宝钗,正坐在薛姨妈身旁。 薛宝钗对于自家兄长的性格甚是了解,知他行事难以收敛,便暗自在心中打定主意,今后定要多多为母亲分忧解劳才是。 ...... 半个时辰后。 皇城,乾清宫内。 各部尚书、内阁、中书省等一众高官齐至于此。 龙案前,当朝皇帝正看着边关各卫、各城关送来的急奏。 站在他正前方的那些中枢大臣们不仅并未因边关之事而显得十分慌乱,反而还有种泰然自若的架势。 片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