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就只有嬴渊的身上攒下足够多得功绩,待战后,皇帝才能给他一个丰厚的赏赐。 届时,就算百官心里反对,表面也说不出什么。 说白了,皇帝想要培养嬴渊。 让他与王子腾,一个主内,统辖侍卫亲军,一个主外,镇守边疆。 只有如此,方可将兵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有了兵权,他这个皇帝,才能有与朝中一些人相斗的资本。 闻言,嬴渊看向站在皇帝身边的诸将,尤其是何福,这些可都是高级将领。 他一个百户身...冒言属实不妥。 皇帝注意到了他的神情,笑道:“是朕在问你,你看他人作甚?大胆说,说错也无妨。” 嬴渊点了点头,道:“陛下,末将认为,应快马加鞭告知王统制,由他来镇守镇远关并收拢被洪涝冲散的将士。” “同时,我军驻守于长城,待洪涝退下,双管齐下,夹击阿禄台。” “届时,朝中另外五万兵也已到来,在我军兵力足够优势的前提下,便可一鼓作气,将鞑靼赶出阴山!” 说实话,他的这番话,可远远称不上什么计策。 因为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情况。 经此一役,敌军已失去先机,接下来,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京城距离宁夏卫又近,可随时补给各种物资。 在这种情势下,鞑靼再无翻身之力。 虽然这种事谁都懂,但是经由谁的嘴说出来,却是大有门道。 嬴渊只要确保自己不说错,便就足够了,已经达到皇帝想要的结果。 “卿言之有理。” “命全军,登长城!” 皇帝下令,诸将皆遵从。 有些人看向嬴渊的目光,充满了嫉妒。 任谁都清楚,此战之后,朝廷会冉冉升起一颗璀璨的将星。 这是足以改变家族几代人命运的机会啊! 两个时辰后。 长城,谯楼内。 皇帝为庆大胜,召集诸将于此用宴。 由于是在战时,又要严防敌军反扑,所以宴席一切从简,无酒,只是一些烧烤肉食。 嬴渊坐于城楼内尾部,走个两步,便可踏出城楼。 待诸将用宴期间,皇帝看着自己桌上的烤羊腿,又瞧了瞧嬴渊,朝着他招了招手,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