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 嬴渊斩首百级的消息传到姬长那里。 这时,姬长正与诸将兵进河套。 当得知嬴渊传来的捷报后,他显得极是高兴。 毕竟,嬴渊是他亲自选择的将军。 此前,何福等人还劝谏姬长,说是嬴渊从千户又升军中先锋,引得军中诸将不满。 认为嬴渊太年轻,升的也太快。 但皇帝姬长却不以为然的开口道:“谁让朕认准的将军,今年只有十八岁呢?” 自此,军中再也无人敢说嬴渊闲话,有的,也只是羡慕而已。 这场与鞑靼之间的战争,必然会以周军的胜利而告终。 待到最后论功行赏时,嬴渊这个先锋就算不是头功,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才是姬长要命嬴渊担任先锋,率先行军的目的。 但从始至终,姬长都没想过,待大军抵达河套都思兔河之前,嬴渊能够获得什么战功。 毕竟,嬴渊手上的兵力太少,难以对阿禄台发起有效的攻势,稍有不慎,还可能会被阿禄台包了饺子。 可随着斩首百级的战报传来,姬长内心直呼嬴渊没有丢他的脸。 行军途中,他又向诸将开口道:“嬴卿手上不过有区区千余人,却能使敌溃败并斩首千余,实在大涨我大周士气!” 闻言,陪同在皇帝身后的诸将士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要是两千人打一百人,还做不到全歼,那干脆就别参军担任统帅了。 只是,扪心自问,换做是自己,在当时嬴渊那种情况下,敢做出全歼敌军的决定吗? 不一定。 行军作战,最忌有过,纵然无功,但若能阻敌无过,便是最大的功劳了。 是以,身为一军主帅,其实最难的,就是在紧要时刻,做出决定与判断。 “陛下言之有理,经此一役,谁人敢言我大周将士不如鞑靼?” 紧随在姬长右后侧的九省统制王子腾缓缓开口。 诸将不愿说什么,总是要有人将皇帝的话捧起来。 姬长知道他们的意思。 倒不是他这个做皇帝的一碗水端不平,而是,诸将中,有几个是上皇的人? 有几个曾经效忠于自己的那些兄长? 又有几个,是真的忠诚于国家社稷或是自己? 分不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