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说是议事,其实不过就是将昨夜皇帝与王子腾等人议事的结果说出来。 麾下近十万大军,共计兵分四路。 一路由何福率领,负责在大战时袭扰敌军。 一路由嬴渊率领,负责截断鞑靼后路,并在大战后期与王子腾一道挺进阴山。 考虑到嬴渊统率的兵卒有限,姬长又向他增兵五千,配合兴武卫的将士,总计有一万五千众。 另外两路,就是由王子腾与皇帝分别率领。 与阿禄台一战的主力,是王子腾率领的五万大军。 其余将士,则负责保驾护航,保证让龙纛压前,振奋三军士气的同时,不至于使皇帝身陷险境。 除了这件事,就只剩下投毒一事。 真要是决定投毒,事情是瞒不住的,终有一日,世人会知道。 不如不瞒。 好让各营将领严格约束麾下将士,莫要也饮了投毒的水。 议事结束后,姬长将嬴渊留在帐内,道: “朕让你离开兴武卫大营,却让岳峰去投毒,有着朕的考虑。” “待战事结束,你随朕回京,朕将对你委以重任,届时,朕不愿看到有御史参你,说你用兵不仁,不足以居高位。” 听到这里,嬴渊难抑激动。 也就是说,一旦回京接受封赏,很有可能,会连跳数级。 届时,他再也不是所谓的‘无名小卒’。 当然,如何能够维持住那时获得的地位,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这条路,对于他乃至很多人,都是有进无退。 进则生,退则死。 “你也无需担忧岳峰那小子会如何想。” “他为朕背锅,朕自是少不了他的好处。” 不得不说,就目前为止,姬长对待跟随他出征的一些将领都是极好。 至于投毒一事,总需要有人背锅。 嬴渊个人是觉得无所谓。 相较于名利二字,他看重的,是利而非名。 但姬长不同,他身为皇帝,自是两者都要。 在他看来,他器重的将军,可以有污点,但绝非是现在。 方法虽是由嬴渊提出,但让谁来执行,就是皇帝的事情了。 换而言之,此刻的姬长,就是在为嬴渊去往京城铺路。 功绩要有,名望也要有,唯有如此,才能坐上高位,才能帮助到姬长。 “回京后,让岳峰那小子在你麾下任职。” 说到这里,姬长缓缓闭上双目,开始养神。 显然是昨夜议事累到了。 嬴渊也不再打扰,遂离开龙帐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