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活捉阿禄台!” “活捉...” “...” 阿禄台心中一惊,连忙翻身上马,“全军听令,紧随大纛突围!” 倘若与周军缠斗,以当前己方将士的体力来说,无异以卵击石。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突围。 在鞑靼不惜一切代价朝着阴山方向挺进时,嬴渊已经亲自带兵杀入阵中。 乱军之中,嬴渊隐约瞧见了敌军大纛,不停嘱咐身边将士, “生擒阿禄台!” “全军追向敌军大纛!” 随后,越来越多的周军将士便如一柄利剑般,斩向敌军旗帜。 “全军冲向敌军大纛!” “全军...” “...” 周军将士皆在重复着嬴渊所言。 阿禄台听到,咬了咬牙,只得狠下心来, “丢下大纛!” 此话一出,保护着他的诸多鞑靼将领都是极其震撼。 大纛一旦丢弃,己方将如羔羊一般,任由周军宰割,且士气尽丧,军心大乱。 然而,阿禄台深知嬴渊之勇。 在他看来,给嬴渊一支无往不利的骑兵,他甚至都可凿进阴山。 阿禄台见诸将迟疑,连忙道: “援兵未至,嬴渊悍勇,本帅肩负振兴大元重任,丢一杆大纛算得了什么?” “今日丢了,待到来日,本帅必将大纛插于京师城头之上!” 大周的京都也曾是他们的都城。 阿禄台深知,自己不能死。 就算一无所有灰头土脸的回到大元,等待他的,是政敌借故清算,他也不能死。 最起码,是不能死在这里,更不能被周军活捉。 众将听到阿禄台语气决绝,便不再犹豫,当即就将各旗帜、大纛丢弃。 这等同于是溃逃了。 丢下大纛,虽然己方军心大乱,但同时,乱军厮杀之下,周军也失去进攻目标。 事已至此,对阿禄台来说。 只要能够拖延片刻,拖到他抵达阴山或是援军赶至,即使死再多的将士,也都无所谓了。 但让阿禄台没有想到的是,原本负责接应他们阴山守军,早已被陈大牛率军阻挡,一时半刻,是赶不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