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哎!怎么能这么说呢——” 李学武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同时看向了会场内的其他人问道:“大家不会都是这么个想法吧?” “领导说完了,我多说一句啊。” 他笑着向几位领导歉意地笑了笑,这才认真地讲道:“我们不造最便宜的电器,我要造最适合给顾客的电器。” “无论电视机也好,冰箱也罢,价格只是我们的优势,品质才是我们的追求。” “还得是李副主任讲给你们。” 李怀德笑着点了点夏中全和电子厂的张素秋,说道:“话不能这么说的。” “搞技术的,有点直——” 夏中全拍了拍张素秋的后背,安抚有些尴尬的技术部门负责人。 “介绍电视机的时候我就想说了。” 李学武回头找了一眼,点了点刚刚给他们做讲解的技术员。 他笑着说道:“便宜、耐用、用料扎实,这是能说给客户听的吗?” “给咱们自己人听还可以,外商来了要听见这个,转头就得回家啊。” “耐用的潜台词是市场替换缓慢。” 景玉农开口道:“与咱们所认知的市场是不同的,国外的经销商更愿意看到品质优秀,但使用期限相对较短的商品。” “所以要跟终端客户讲品质,要跟经销客户讲价格,这是两个方向。” 李学武给众人讲道:“之所以不用红星作为出口贸易的品牌,目的就是这一点,要主动去区分市场。” 李怀德笑着对众人说道:“李副主任讲的意思是内销用红星牌,因为结实耐用,外销用雅致牌,品质优秀换代快。” “哈哈哈——” —— “第一批家电产品销售去了哪里,您知道吗?” 李学武在回去的路上,笑着对李怀德悄声讲道:“东南亚和港城。” “不是日本?” 李怀德惊讶地看了李学武一眼,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李学武却是撇了一下嘴角,说道:“小鬼咂精明着呢,他们要是试试这一批电器的品质是否能接受住市场的考验。” “重要的是,这一手玩的叫声东击西,为了反手打国内市场做准备。” 他悄声提醒道:“三禾株式会社所求甚大,是要用红星厂作为与力,一举击垮其国内市场和生产能力。” “怎么会这么的疯狂?” 李怀德怀疑地问道:“他们就没有一点行业责任和爱国情怀吗?” “当然有,”李学武一本正经地强调道:“但不多。” “呵——” 李怀德被他的一脚刹车差点干喷了。 李学武笑着解释道:“资本的力量嘛,在当前资本的眼里,也许咱们厂也是人家的一颗棋子呢。” 小车队并没有直接回厂办公区,而是往客车研究所这边来了。 从厂区大门保卫室来的消息,XX机关车辆管理处下来考察鸿运汽车了。 别问XX是什么单位,就是送的那台鸿运金标客车的主管和使用单位。 “年底了,跟研究所那边说一下,”李怀德轻轻扒拉了一下李学武的胳膊,交代道:“打个申请上来,多搞点福利。” “还是您敞亮——” 李学武笑着说道:“看来您定的那个目标要提前实现了。” “哈哈哈——” 李怀德笑着点点头,说道:“不用提前啊,能实现了就成。” 其实红星厂的福利待遇已经很可以了,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一线生产工人,拿到手里的福利品都是足足的。 再说厂里的生活服务部,里面的商品都是不计票的,但要有供应登记。 保卫科最近就在调查市场上出现的倒卖现象,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内部供应本身就是一种福利待遇,如果外流影响到了供应市场,且不说供销系统要过来找麻烦,厂里也是一大损失。 宣传是已经宣传到位了,而且在购买上也做了一定的登记和管制。 但总有贪小便宜的,为了那几毛钱就把自己给卖了。 保卫科对一这类案件处理是相当严格的,厂里也早就三令五申地强调过,任何人敢于挑战福利待遇保障底线,就是在与厂广大职工背道而驰。 一经发现,必定会按照现在的物资管控条例来处理,开除是最基本的,形成一定的数量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反过来讲,红星厂对厂职工的待遇便突显了出来,也成为了兼并后职工快速融入红星厂的关键性因素。 全卡卡给空输待遇丰厚,八年吃了三百五十万吨肉。 这才换来了空输高喊跟着全卡卡混,一秒打六棍的忠诚。 一秒打六棍是身体的极限,不是忠诚的极限。 尹卡卡给空输紧衣缩食,泡菜都论片供给,米饭更是差点按粒吃。 结果六个空输愣是连一楼的窗户都没翻进去,一群人被几把破桌椅挡住了。 说让守住大门,一大群人就真的守住了大门,结果特么翻越围墙的视而不见。 两任卡卡亲身演绎了《论忠诚》。 —— “这是什么意思?” 送走了来访的考察组,红星厂的一众领导有些发蒙。 现场考察,现场下订单? 就在刚刚结束的车辆管理处考察活动后,对方竟然直接下了七台车的订单。 本来还以为对方是来看看的,没想到是来买车的。 李怀德瞅了瞅李学武,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们做事一贯是这样直接的吗?” “你问谁呢?” 老李也是抹了一把下巴,回道:“我也没跟他们打过交道啊。” “上次去送车的时候怎么说的?” 他又看向了程开元,当时是程开元带着人把车送去的一机部。 程开元咧咧嘴,尴尬地说道:“根本没见着人,一机部接手的。” “好么——” 李怀德招了招手,栗海洋拿来了订单材料给他看。 上面倒是很简单的证明,没有关联单位,倒是对车辆的数据指标做了一定的标注,包括车载电器和功能性布局。 这与红星厂送去的那台鸿运一号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或者说根本上的改变。 送的那台车要求尽善尽美,红星厂把能装上的电器都装了上去,是有一些影响的。 这次下的七台车订单,基本上一致,可能跟对应服务的领导个人喜好不同有所调整。 李怀德将手里的文件交给了夏中全,长出了一口气,强调道:“不要搞特殊项目,不要大张旗鼓,更不要标新立异。” “就按照正常的生产程序走,一切要求和指标都在这份文件上了。” “明白您的意思了。” 夏中全很是郑重地接过了文件,表态道:“下来我监督客车厂那边实施这一次的生产任务。” “保卫组这边安排一个监督小组吧。” 李学武想了想,看向李怀德解释道:“就算这台车交上去,管理处也一定会仔细拆开检查的,但咱们要做到保险。” “尽量不要张扬,”李怀德对两人说道:“不要把这件事搞的太复杂。” “我理解您的意思,这不是某种任务。” 李学武看向夏中全等人解释并强调道:“越是紧张,越是会出问题。” “那……”夏中全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就不往下说了,按普通生产任务流程走吧?” “就这样,内部也不要说。” 李怀德看向在场的几位班子成员,只这么强调了一句,便没再说什么。 机关就是这样,只要态度上明确要求保密的,你绝对问不出来,也不会有小道消息传出去。 因为出了事,要连累一大串的人。 当然,没有态度上的要求,谁说什么,这种事也没有办法追究。 李怀德叫了几位班子成员,又点了李学武的名字,凑在一起讨论了一下。 主要还是刚刚谈到的价格,是不是要多了。 当时面对考察组,在介绍生产环境和材料质量,以及电器等等全部实现国产化,老李还是挺自豪的,所以讲出了标准价。 多少?六万八,属实不算便宜了。 但是,据李学武观察,当时几位负责人应该是被触碰到了心理预期和底线。 李学武自己想的,六万八这个价格相当于同级别进口汽车的三分之一。 可能打动对方的不仅仅是扎实的汽车用料和先进的动力技术,还有实惠的价格。 没错,老李觉得要多了,人家还觉得很便宜了。 老李为啥觉得要多了呢? 当时给出的这个价格是标准价,是为了体现红星厂开发考察用车的品牌价值。 这玩意儿咋说呢,你就理解成吹牛哔的税就行了。 实际上,在手工改装和功能定置化的基础上,无法实现软装流水线生产的情况下,四万左右就已经能大赚了。 结果呢? 老李现在有点虚了,不确定这个价格是否合适了,他也是没想到对方就下订单了。 你们特么倒是还口价啊! —— 十一月五日这天,人民大报刊载了***的文章,讲了新一届代表会议的要求。 “我们要吸收新血液。工人、农民、进步学生积极分子要吸收到组织里来……” 也正是这一天,社会上普遍认知的,变革的形势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 对于其他人来说,还看不出这一条意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但李学武是“过来人”,知道从今天开始,从新的代表会议开始,就会出现农民代表当领导、售货员代表当领导的局面了。 具体一点,对厂管委会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很多基层干部和职工代表都跃跃欲试,想要积极表现,向管理层进步。 当然了,在其他工厂或者单位,这种情况在这一条意见的影响下将要发生。 但是在红星厂,几乎所有厂领导,中层以上的干部都清楚,不太有可能。 因为红星厂的大学习活动较外面是先进了半年多的时间。 在变革发展的过程中,红星厂的脚步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就算遇到了这一条意见的影响,能提普通职工到管理层的意见也是不可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