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因为有了轻兵所的支持,我们才在新五金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嘛。” 随同李学武一起前来的几位工程师该干什么干什么,实在没有事可干的才会听他们扯犊子。 这两人嘴里没一句有用的,更没有什么价值,不是扯犊子是什么。 当然了,每一次重要的工作都是以这种扯犊子的开头开始的。 这边正说着,有研究员端了几样兵器摆在了会议桌上,看样子规格还不小。 李学武认真了表情,打量着桌上的武器,心里已经有了谱。 “火焰喷射器,这玩意儿可还行?” 李正风也是没什么可吹嘘的了,连这种简单的兵器都要显摆显摆。 李学武倒是不介意他的骄傲,毕竟这是他给人家出的难题,人家解出来了。 老早以前他就跟便宜老叔讲过,丛林战和碉堡战,以及城市战斗,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坦克、大炮啥的不是不能研究,但想要有所建树,尤其是以轻兵所的家底,还是把轻武器体系做好为妙。 有人问了,一个火焰喷射器有啥难的,弄个汽油桶,插个管子,连接喷射器不就行了。 嗯,说的没错,原理就是这么简单。 你要是闲着没事,自己也可以动手做一个,原材料生活中就有,喷壶、棉花、铁丝和燃料,燃料可以用酒精。 这里就不解释如果制作了,否则总有老六会实践一下。 喷火器的燃料会用到汽油,但不完全是汽油,还有一定的粘稠剂。 要充分考虑到喷火器的用途,更多的燃料支撑,更远的喷射距离,更安全的使用环境。 所以个人觉得原理简单,但在武器设计当中,还是有十分高的难度。 上过战场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携带和使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是最危险的。 背着三个燃料罐就是随时都会爆炸的危险源,被敌方发现一定会成为首要攻击目标。 就算你跟连长站在一起,敌人也先打你。 实在是这玩意的杀伤力太过于恐怖了,人见人怕,人见人胆寒的那种。 倒不是说这玩意威力有多么强大,是对敌人的威慑力,和战壕统治力。 子弹不能拐弯,但火焰能。 喷射出去的可燃液体具有一定时间的燃着性,沾上了就是死。 你说我会打滚,滚地上一圈火就灭了。 扯淡,你滚到太平洋里去都灭不了,这玩意啥时候燃料烧没了才算完。 遇到它你就擎倒霉吧,除非随身带着专用灭火器。 李学武为什么让轻兵所搞这玩意儿,因为这玩意儿有市场啊。 再一个,现在研究,赶着过几年大规模生产,正好能烧猴子去。 “它是由燃料桶、喷火枪和输油管三个部分组成。”也没用别人,便宜老叔主动给他介绍道:“全重量为20公斤,全长为850毫米。” “主体使用三个燃料罐,最大射程能达到45米,装填时间为4分钟。” “20公斤?”李学武听到这个便是一皱眉头,问道:“还能再进行轻量化改进吗?” “能,当然能。”李正风答应的十分痛快,“科技在进步,早晚有一天会轻量化。” “但是你我都知道,无论这玩意如何轻量化,士兵的负重是不会变化的。” 他点了点燃料桶提醒道:“单兵负重是有极限的,武器轻量化,燃料就加多加重。” “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加大火力,而不是单纯地想给士兵减负。” “你说的好有道理。” 李学武不得不承认,便宜老叔的理论没毛病,火焰喷射器单兵负重20公斤不算困难。 “我跟你说,我们也老早就想搞这玩意了。”李正风手摸着火焰喷射器介绍道:“只是这东西应用十分狭窄,一直都没大规模装备,所以很难有开发的市场和项目资金。” “也就是咱们现在有钱了,你还说这玩意能出口,我们才把它从废纸堆里掏出来。” 这话一点都不玄,国内可是有很多好玩意因为没有研发资金一直在项目书上落灰。 火焰喷射器不是高科技,也不是新发明,一战和二战都用过,是非常非常好用的近距离作战装备。 它能在隐蔽处、壕沟、防空洞、工事和地堡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能有效的消耗有生力量。 “效果我就不试了,我相信您的专业素质。”李学武笑着看了李正风,道:“尽快把生产公式做出来,实现大规模生产以后,轻兵所就等着分红吧。” “谈钱多俗啊——” 李正风老没正经的,这会儿还逗了李学武一句,实在是听着有钱心花怒放了。 谁嫌钱多了咬手啊? 自从跟红星厂合作以后,轻兵所这种在时代浪潮中要死不赖活的单位也是小母牛坐飞机——牛哔上天了。 李学武提供生产要求,他们做设计和实验,产品做出来以后交给卫三团检验。 有了测试依据以后,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的兵器制造厂就能上线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品装箱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内地的太阳了,从营城港码头装船直接运走了。 运去了哪里别打听,反正未来三五年之内钢城兵器厂是不缺少订单的。 轻兵所以前还很着急产品的销售问题,一直在帮忙往总装推销。 现在不用着急了,因为对外贸易做得好,不缺国内这点销量了。 再一个,红星牌的兵器颇有种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趋势,阿特这小子可没少在非洲给他们打广告。 就拿66-6式狙击步枪来说,傻子来了也得说这枪跟SVD多少有点关系。 但实际上呢? 这枪从设计到实验,轻兵所给出了全套的研发数据,上帝来了都得承认这是自主研发。 就是设计师团队里有个名字不太正经,据说是所长的侄子,关系户。 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 SVD多少钱都买不到,毛子那边才开始列装,总装已经考察过了,初期采购量不是很大,但也有3000支。 三千支啊,虽然李学武不敢要给阿特那种价格,可这玩意儿真不便宜。 反正钱到手以后,轻兵所的食堂从有肉变成了有海鲜,有南方水果了。 李正风可舍得给所里吃喝,只要有钱赚,大家都开心快乐,谁没事去搞大学习啊。 所以李学武看会议桌两旁的研究员,一个个的脸盘子都有点油水,脑门更是发亮。 这么说,你一年不吃肉,再胖脸上也不会有油,脸上有了油花,一定是吃着油水了。 “再看看这手枪。” 李正风炫耀似的,捡了办公桌上的黑色手枪摆在了李学武的面前。 献宝似的,指点着手枪上的构造,让李学武看看他们是多么用心的设计。 这年月国内生产最多的手枪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54式。 这么说吧,只要提到短枪,基本上就是这玩意儿,就连后世还有个人生产呢。 当然了,个人生产的那种是违法的。 这里说的是54式手枪对国人用枪的影响。 54式半自动手枪模仿的是二战期间毛子的托卡列夫TT33手枪,发射模仿托卡列夫手枪弹的7.62×25毫米51式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 54式半自动手枪,也有着与TT-33同样的性能。 这枪好不好? 好,非常好。 但有一个缺点,威力太特么大。 有人说了,兵器的威力大还不好?设计和制造兵器不就是为了杀伤力嘛。 错了,兵器被设计出来是为了应用。 在一些特定的群体应用环境中,是不需要大威力手枪的,威力大了反而有麻烦。 比如警用环境,就用不到威力太大的手枪,因为警用环境多是震慑为主。 你要说威力,端着56式冲上去不是更吓人,54式已经渐渐的不满足于全面需要了。 以前没办法,工业生产环境就是这样,不能为各行各业都设计并生产一种武器。 既然有的用就别挑剔了。 现在不一样,天下承平日久,虽有癣疥,可难成大患。 “时代是变了,思维也要主动变一变。” 送李学武出门的时候,李正风反思他在会议上讲的内容,也是不住地感慨着。 “你的目光一向精准。” 他看着李学武,问道:“未来一定是警用的市场,很难再有兵用市场的发展了对吧?” “到什么时候武器都是追求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研发特点。” 李学武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强调道:“向上能兼容,向下也要有包容。” “就像霰弹枪,您觉得它适合警用还是兵用?”问了李正风一句,他走到车边站稳,回头说道:“精益求精,把握好发展的方向。” “就像您刚提到的,想问题的思维要做出改变了,因为时代变了。” 李学武拉开车门子,指给老叔问道:“搁以前您能想到,煤气罐也能当大炮用吗?” “你不提这个我还没想起来!” 李正风哭笑不得地说道:“阿特来消息,问能不能直接在煤气罐里灌装好天然气。” “他想屁吃呢?” 李学武嘴角一扯,道:“我们卖的是煤气罐,不是天然气,让他少扯犊子。” 一定是哪个天才发现了天然气爆炸的威力丝毫不弱于灌装炸药,这才有此询问。 天知道运输一船的煤气罐和一船的天然气危险系数要增加多少倍。 说起来,阿特是出了名的要钱不要命。 这两年他的卖命钱着实没少赚,就连远在港城的姬卫东都说他是个疯子。 —— “领导,您忙着呢。” 彭晓力有些紧张地敲了敲办公室房门,声音有些不自信地打了招呼。 李学武听出是他的声音,抬起头看了,轻轻一笑,道:“晓力,来。” 他放下钢笔,招了招手,道:“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了?” “领导,您说的我好难过啊。” 彭晓力苦笑着说道:“我要是见天的在您眼巴前晃悠,您不得说我不务正业啊。” “哪能呢,你最近做的蛮好嘛。” 李学武点了点对面的椅子,示意了他坐,嘴里点评道:“连王经理都夸奖你呢。” “王经理是照顾我年轻,多在您这说好听的,好给我机会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