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走廊里和楼梯间是坚决不允许的,知道后世出了很多火灾,李学武提前打了预防针。 消防和楼管早就贴出了通知,每天都要检查,谁敢在走廊和楼梯间存放物品,一律清走。 真要敢去找的,还要罚款。 就是要严罚严管,彻底杜绝此类消防危险。 不过有这条规矩横着,这大院角落里可遭了殃,啥破烂都有啊。 三条腿的椅子,没桌面的桌腿,露底的水缸,锈烂了的火炉子,破八百个洞的炕席…… 还留在院里生活的这几家有人出来捡破烂,看看有没有得用的,拿回去继续用。 谁都别笑话谁,其实能堆在角落里的破烂是真正的破烂了,但凡有点价值且拿不走的,不都送去西院回收了嘛。 一大爷从二门出来,见着李学武在这,便走过来聊了一会儿。 瞧见他看向墙角的那处垃圾堆,便解释了搬家结束,会组织院里人收拾出来。 都是老街坊,老邻居了,不能人走了,给邻居们留下一堆破烂膈应人。 说起刚刚遇到的几人,李学武笑着摇头感慨,时间一晃,孩子们都起了一茬了。 “可不是嘛,棒梗都成大小伙子了。” 一大爷也是应景,这会儿棒梗正端着一摞搪瓷盆往外走,笑着夸了他一句。 不过棒梗的性质不高,他早就问过了,工人新村不允许养鸡,楼上也不允许养兔子。 他们家养的那几只鸡,几只兔子,早就宰了当年货用,这会儿随着家具一起上新楼。 傻柱笑谈,这叫鸡犬不留。 “棒梗今年十四,小当十一,槐花都八岁了,小学二年级了。” 一大爷站在那讲着院里的孩子们,傻柱接茬儿道:“我都三十二了。” “谁问你了,你是孩子啊?”李学武逗笑崩了他一句。 “你问不问我也三十二啊。”傻柱身上还带着尘土,走过来笑着说道:“我儿子都两岁半了。” “可见你是能干的。”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他,问道:“是帮一大爷搬家去了?” “早晨走了三趟,这会儿人多了,得空再搬,不着急。” 傻柱点点头,接了一大爷递给他的香烟点了,介绍道:“大件都已经搬过去了,回头慢慢收拾吧,且得三五天才能归置出来,可乱了。” “搬家哪有不乱的。” 一大爷背着手,面上喜庆,人也精神了不少,看样子搬新家是欢喜的。 傻柱这个干儿子得力,搬家全不用他,只搭把手就行。 三轮车一趟一大车,一来回就是一个小时,因为还得往楼里搬呢。 “这还是要的一楼呢。”傻柱瞪了瞪眼睛,强调道:“家具啥的往里搬不费劲,你瞧楼上那些个,费劲巴力的往上抬。” “人家住着也舒服啊。”李学武笑着说道:“谁不想高人一等啊,楼上楼下各有优点。” “一大妈身体不好,腿脚也不好,上不得楼梯,就一楼挺好的。” 傻柱示意了后院方向解释道:“二大爷家也要了处一楼,二大妈腿脚更不利索。” “嗯,上岁数的都要了底楼,年轻人更愿意要楼上,各取所需,也不争抢,好事。” “我给你奶奶个嘴儿——” 这边正聊着搬家的事儿,门口却传来了吵闹声,听着是吵起来了。 傻柱是个好事的,想要出去看,不过听见是贾大妈的声音,便熄了出去看热闹的心思。 “甭想,一定是用车闹的。” 他像是了解实情似的,摆手解释道:“今天全城的三轮车恨不得都来挣咱们这份钱了。” “货运站今天没排着活计的车都来了胡同子这边,有的是人抢着用,都是搬家的。” “用车就用车,吵什么架啊?” 一大爷皱眉,他最不耐贾张氏这股子泼辣闹腾劲儿,嘴里便嘀咕了一句。 傻柱嘿嘿笑道:“无外乎就那么点儿事,好活就这么一天,谁不想紧着干,好多跑一家。” “你们是没瞧见,贾家恨不得连煤灰都带走,你说人家车能等这么长时间嘛。” 他撇了撇嘴角,道:“就算是车能等,也不愿意拉这么多破烂啊。” 门口的喧闹声很快便被压制了下去,是秦淮茹从班上回来了,快刀斩乱麻。 秦淮茹这快刀斩的不仅仅是三轮车,还有她婆婆。 贾张氏张罗着要带走的东西叫她指使人扔掉了一大半,任凭贾张氏怎么说都不听。 娘俩在门口又差点吵吵起来,到底是贾张氏没有生活,得依靠着儿媳妇,所以只能生闷气。 “那水桶是棒梗钓鱼喂鸡用的,底儿都烂掉了,您带着它能干什嘛用啊!” 秦淮茹在门口扔了一大堆东西,走进院子里这嘴还在应付着婆婆的唠叨。 瞧见李家门口这堆人,也知道自己家里闹了笑话,不过多少年的邻居住着,也不嫌寒碜了。 就算是寒碜,多了也就这一天,以后再想见面说不定哪前儿哪晌了。 她脸上露出了几分微笑,同老太太打了招呼,又同一大爷和李学武他们招呼了一声。 “刚下夜班?” “可不是嘛。” 见李学武问了,秦淮茹叹了口气,道:“实在串换不开了,只能硬顶。” “不着急,一天呢,慢慢搬。”傻柱乐呵着说道:“实在不行,等一大爷家搬完,我帮你搬。” “早你怎么不说呢——” 秦淮茹白了他一眼,嘴里的嗔怒却不是认真的,人已经往后院去了。 没一会儿,二门里又传来了贾张氏的哭嚎声,好像丢了金银珠宝似的。 不过从秦淮茹的大嗓门里大家都听出来了,是棒梗的烂木头床叫秦淮茹给扔了。 “这都成啥样了,您还带着!” 秦淮茹真是又气又无奈,“家里都买了新床,这破玩意儿带回去给谁睡啊?” “我睡!我睡总成了吧!” 贾张氏抱着那堆破木头板子也是气急眼了,好像守着棺材板一样吵了起来。 秦淮茹懒得搭理她,叫来帮搬家的,只说了哪样能搬,除了她点名的,一概不要。 院里人看了个热闹,不过大家口风有不一样的,就有人说工资高眼界也高了。 以前秦淮茹家里什么条件,一分钱恨不得剪开两瓣花,现在丢东西一点不心疼了。 贾张氏守着那堆木头板子也觉得没意思,因为没有人帮她搬,从这到新房,傻柱走路都要半个多小时,她要是扛这堆木头板子过去,那真是当棺材板用了。 瞧见秦淮茹不耐烦,她便也熄了火,没再惹闲话。 秦淮茹倒是大方,等家里搬完了,给相熟的几个邻居讲了,屋里还有点破烂货,谁用谁拿去。 这可是敞亮,屋里的毕竟同破烂堆上的不一样,保不齐是有能用的家伙事。 这院里的邻居们先得一手,剩下的会有闻讯赶来的捡破烂的再刮几遍。 等刮的差不多了,后勤处到时候会安排人来清扫房屋,封存登记。 其实搬家着急,不是后勤处着急要房子,而是职工们比着着急,恨不得立马给单位腾房子的架势。 “你干啥来了?” 瞧了贾家的热闹,傻柱又问起了李学武。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玩笑道:“看着点我后院家里,省的被人搬走了。” “哈哈哈——”傻柱和一大爷都笑了。 这不是玩笑是什么,李学武家里有哪个不长眼的敢进去拿东西。 甭说在这院里了,就是在这条胡同,这条街道上,他也是大名鼎鼎啊。 后院常年不锁门,甚至他今年都没怎么来住过,可有谁进门去。 只有李家自己人用,或是收拾屋子,或是点炉子,烧暖气。 要不都说李学武阔气呢,就算是不回来住,这屋里也是常收拾,冬天暖气不断的。 以前这院里人多,李学武自然不耐烦回来住,更不愿意应付邻居们的叨扰。 不过现在人少了,冬天里正适合回家团圆,也好把两个小的放在这边同大哥家的孩子一起。 主要是他想睡一睡热炕头,这滋味可比别墅里的床舒服,地房更有别墅没有的体验。 再说了,他后院的那处房屋也是他结婚前下血本改造的,当初是准备结婚用的。 可惜了,结婚对象换了,婚房也换了。 玩笑是玩笑,周日赶回家里来,主要是看看老太太,以及母亲。 他和顾宁商量着,今年阳历年要去金陵丈人家过,已经同大舅哥和小舅子说过了。 距离月底还有二十多天,总得有个安排。 就是家里也得托付人照看,光是二丫一个人他还有点不放心呢。 “应该去一趟,都三年多了。”刘茵是极赞成儿子的想法,“你丈人丈母娘也是想孩子的。” 他在家里说了会儿话,院里还闹腾着,出门的时候,邻居们很热情地同他道了别。 这一别倒不是再也不见,只是再见不方便了,再见也不是邻居关系了。 第(3/3)页